資訊對人而言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要把資訊賦予意義再加以應用,我們稱之為"知識",所以我們可以說,知識是由人類大腦思考,以及經驗累計所創造出來的,它可以分析資訊、增加實踐力、提前洞察先機,並以文明的方式解決問題。將這些有意義的資訊整理成知識,並加以傳達傳承後,就成了我們所擁有的智慧了。
企業可以分成外顯知識以及內隱知識兩大類,外顯知識可以說是具有系統規範的程式語言,而內隱知識就是我們心中的一些思考、直覺想法的模式,然而知識的SECI模式為下,SECI可以說是知識轉化,創造出來的過程:
S是社會化Socialization,社會化是由兩個個體,人與人之間透過彼此直接分享資訊,討論,昇華並創造出內隱知識的過程,也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內隱知識透過觀察、模仿和實踐,並來自我超越,相互生華而成。
舉例來說,一家企業的對外窗口與他的供應商要彼此溝通、協商,然而這家公司也要和他的顧客群直接互動、磨合,最後三方面(企業、供應商、顧客群)都因此獲利得取知識。
E是外化Externalization,可以指的是專案團隊成員之間,透過討論、辯論等等,進而外化內隱的知識並彼此產生共識。當然不僅限於一對一,或是多對一的情況,它也包含了內隱知識的傳播散佈,一個個體可以利用他現有的想法或是概念直接傳達給其他人(可以是他的下屬或是商業夥伴們),樂意將自己保有的知識分享給其他人,可以是有所利益,也可以是有大我的精神,無償提供給公司等等,這就要看企業方和他是如何協調的,這種協調也是一大學問。
C是組合化Conbination,就像是一群知識囊共同提供出具有系統、應用功能等等外顯的知識與資訊,並且出刊成冊,形成一本武功秘笈。
舉例來說,虛擬平台的互動便是一門組合化的知識創造,它結合電腦多媒體技術應用以及各程式語言相互交疊而成,具有自由瀏覽性質,可以讓成員彼此間產生簡單的互動,因為平台內多多少少會收藏一些資訊、知識,可以利用虛擬平台在網路上不段地更新、更新、更新城最適當的知識,並提供相關服務,這是展示外顯知識最快速、最方便的方法之一。
I是內化Internalization,屬於練習型的知識創造過程,企業員工們利用實做與實驗,進而內化知識學習與自我超越,利用企業內部的資源(資訊、知識)去昇華員工個體,像是太極,一種回歸的概念,讓我們利用外顯知識來提高自我內部的知識(內隱知識)。
(l)將外顯知識變成具體措施而付之行動。也就是說,在將外顯知識的內化過程中,可以針對策略、創新或改善多方面,討論出實際的構想或可以實行的辦法。舉例來說,教育訓練,這是一種計畫可以具體幫助成員更深入瞭解整個組織,以及全部公司內部員工的工作情況或是環境。
(2)可利用模疑或實驗等方式,幫助員工學習新觀念或新方法,並形成新的內隱知識。
(2)可利用模疑或實驗等方式,幫助員工學習新觀念或新方法,並形成新的內隱知識。
知識創造SECI模式可以是一個大漩渦,我們人的一生就是在這個漩渦中不停的循環打轉,從一開始的社會化(內隱知識轉成內隱知識)到外化(內隱知識轉成外顯知識),再到組合化(外顯知識轉成外顯知識),直到內化(外顯知識轉成內隱知識),漩渦就是不停地從內化回到社會化,使所有人透過SECI的感染,不間斷的成長。
Question:
不同部門針對知識管理(KM)又有甚麼不同的好處呢?
先了解知識管理可能造成的缺失,可能的有:
1.重要知識散落不同地方,沒有系統化的有效管理
2.資訊量太大,反而造成可以使用(目標)知識難以尋得
3.員工的流動,來來去去造成知識的流失
4.知識交接,知識轉移的效率不佳
5.重要的知識在不知不覺當中流失
利用知識管理循環,定義、擷取、整合、分享、利用、創新,掌握知識的構成,把資訊經由一連串的有效流程轉化到人類的知識庫內,使人類具有明確的推動目標,產生核心能力(內隱知識)之後,再透過既定目標以及策略,持續不間斷的推動知識管理(KM)。
推動KM的三大支柱有制度、科技、文化
然而要有效率的推動資訊產生知識的創造,必須遵循重要的原則,以保持知識管理的順暢。
1.功能的符合程度
缺少,或是太多雜亂類似的知識都不是最佳的選擇。
2.整合以及維護的便利性
可以透過設定進行功能的調整,如果只是把知識寫死在資料庫內,知識不是活的,那它就沒辦法再繼續創新了,所以要進行知識的整合,然而知是整合也必須要保有一套標準的整合介面去遵循。
3.後續擴充的彈性
可以提供管理者模組或是功能,並搭配其他解決方案。
4.導入服務的完整性
必須提供顧問服務、工具操作訓練(使用系統教學),以及資料建立並且順利轉移的方法,如果員工對於一個系統一概不知,那麼這個系統再好也起不了作用。
5.建置團隊的經驗及專業程度
提供長期技術支援以及教學的承諾,以便往後如果對於系統有問題可以直接詢問。
由此可知,文件管理並不全然等同於知識管理,舉例來說,我們還需要透過良好的權限審核,給予知識管理中一些機密文件的保護,更具有恰當的儲存及利用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